皮肤科外用药该怎么使用

外用药是皮肤科常用药物,也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。有时候仅仅是使用外用药就可以解决很多皮肤病问题。但是呢,很多患者不知道如何使用皮肤科外用药,另外皮肤科外用药剂型又有很多,临床上我看到很多患者涂药膏就抹上一层,方法很不当。因此皮肤科医生本文介绍一下如何使用外用药物。

使用次数


一般来说,皮肤科的外用药物一天一般使用两次,最长不要超过一个月。

皮肤科多数药物是一天使用两次,如果不知道药物的外用方法,一天使用两次基本没错。

但是有的药物,特别是比较温和的药物,一天可以使用到三四次,甚至多次,按需使用。这其中最常见是炉甘石洗剂,炉甘石洗剂性质很温和,可以使用多次都没问题。只要痒就可以使用。这类药物的特点就是温和,可以使用多次,但是呢药效可能没有像其他止痒药物效果好。所以使用多次的药物一般是作为辅助疗法,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。比如有的患者痒的很厉害,单纯的使用激素软膏比较难以控制病情,此时可以加用炉甘石洗剂等温和类药物,在激素软膏间隙使用炉甘石洗剂。

也有的药物要求一天使用一次,这类药物。很少。一般是维甲酸类药物,这类药物可以治疗痤疮和银屑病等等。治疗痤疮时,一般是晚上用一次。

使用方法


对于使用方法,很多人都不知道。不要说患者,即使是医生很多人对皮肤科外用药的用法也都不知道。我见过很多患者,把药膏直接挤到皮肤上直接完事。每每遇到这种情况,我都想问问患者,你脸上擦过油吗?难道擦油就直接把化妆品抹到脸上就完事了?不是抹到脸上还要搓一搓,让化妆品都吸收了吗?为什么换到药膏就不知道怎么用了呢?

膏状

对于皮肤外用药,如果是膏状的,一般需要把药膏涂到皮肤上,并且要搓一搓,让药膏完全吸收了。不能把药膏抹到皮肤上就完事了,这样药膏吸收的就少,而且浪费药。

其他的糊状的,液体的,膜状的等等外用药,涂到皮肤上就可以了,不需要再按摩让其吸收了。这些药再按摩也难吸收。

封包

有时候药物涂到皮肤上,还需要。封包治疗。封包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的吸收,提高疗效,一般应用于肥厚的皮损和慢性皮肤病。封包的方法是在药物涂抹后,使用保鲜膜或者包扎的方式,人为的造成一个局部封闭的环境,促进药物的吸收。

湿敷

湿敷是皮肤科外用药很重要一种治疗方法,尤其是对于急性期伴有渗出的皮疹,湿敷是首选的方法。

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湿敷,有的人就是把药物喷到皮肤就完事;有的人把药物像药膏一样涂到皮肤上等等。这些使用方法都是不对的。

正确的湿敷方法是把药物溶液倒到纱布上或者口罩上,如果面积大棉毛巾也可以。厚度以纱布6-10层的厚度为宜,渗出多可以六层,渗出多可以十层。如果是毛巾的话,可以折上两下,四层既可。溶液要完全打湿纱布,以刚好不滴水为宜。然后敷到皮损上,每次半小时,每天可以多次。湿敷期间要保持湿润,如果干了要继续加药。

皮肤科用的最多的是冷敷,也就是药物溶液温度要低些,可以把药物放到冰箱保保鲜层,已保持药物的低温。

药物剂型


为了更好的理解皮肤科外用药,顺便把常见药物剂型介绍一下。

溶液 (solution)

溶液是药物的水溶液。具有清洁、收敛作用,主要用于湿敷。湿敷有减轻充血水肿和清除分泌物及痂皮等作用,如溶液中含有抗菌药物还可发挥抗菌、消炎作用,主要用于急性皮炎湿疹类疾病。常用的有3%硼酸溶液、0.05% - 0.1%黄连素溶液、1:8000高锰酸钾溶液、0.2% - 0.5%醋酸铝溶液、0.1%硫酸铜溶液等。

酊剂和醑剂 (tincture and spiritus)

酊剂和醑剂是药物的酒精溶液或浸液,酊剂是非挥发性药物的酒精溶液,醑剂是挥发性药物的酒精溶液。酊剂和醑剂外用于皮肤后,酒精迅速挥发,将其中所溶解的药物均匀地分布于皮肤表面,发挥其作用。常用的有2.5%碘酊、复方樟脑醑等。

粉剂 (powder)

粉剂有干燥、保护和散热作用。主要用于急性皮炎无糜烂和渗出的皮损、特别适用于间擦部位。常用的有滑石粉、氧化锌粉、炉甘石粉等。

洗剂 (lotion)

洗剂 也称振荡剂,是粉剂 (30% - 50%) 与水的混合物,二者互不相溶。有止痒、散热、干燥及保护作用。常用的有炉甘石洗剂、复方硫磺洗剂等。

油剂 (oil)

油剂 用植物油溶解药物或与药物混合。有清洁、保护和润滑作用,主要用于亚急性皮炎和湿疹。常用的有25% - 40%氧化锌油、10%樟脑油等。

乳剂 (emulsion)

乳剂是油和水经乳化而成的剂型。有两种类型,一种为油包水 (W/O) ,油为连续相,有轻度油腻感,主要用于干燥皮肤或在寒冷季节的冬季使用;另一种为水包油 (O/W) ,水是连续相,也称为霜剂 (cream) ,由于水是连续相,因而容易洗去,适用于油性皮肤。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均可配成乳剂,具有保护、润泽作用,渗透性较好,主要用于亚急性、慢性皮炎。

软膏 (ointment)

软膏是用凡士林、单软膏 (植物油加蜂蜡) 或动物脂肪等作为基质的剂型。具有保护创面、防止干裂的作用,软膏渗透性较乳剂更好,其中加入不同药物可发挥不同治疗作用,主要用于慢性湿疹、慢性单纯性苔藓等疾病,由于软膏可阻止水分蒸发,不利于散热,因此不宜用于急性皮炎、湿疹的渗出期等。

糊剂 (paste)

糊剂是含有25% - 50%固体粉末成分的软膏。作用与软膏类似,因其含有较多粉剂,因此有一定吸水和收敛作用,多用于有轻度渗出的亚急性皮炎湿疹等,毛发部位不宜用糊剂。

硬膏 (plaster)

硬膏由脂肪酸盐、橡胶、树脂等组成的半固体基质贴附于裱褙材料上 (如布料、纸料或有孔塑料薄膜) 。硬膏可牢固地粘着于皮肤表面,作用持久,可阻止水分散失、软化皮肤和增强药物渗透性的作用。常用的有氧化锌硬膏、肤疾宁硬膏、剥甲硬膏等。

涂膜剂 (film)

涂膜剂是将药物和成膜材料 (如梭甲基纤维素纳、梭丙基纤维素纳等) 溶于挥发性溶剂 (如丙酮、乙醚、乙醇等) 中制成。外用后溶剂迅速蒸发,在皮肤上形成一均匀薄膜,常用于治疗慢性皮炎,也可以用于职业病防护。

凝胶 (gel)

凝胶是以有高分子化合物和有机溶剂如丙二醇、聚乙二醇为基质配成的外用药物。凝胶外用后可形成一薄层,凉爽润滑,无刺激性,急、慢性皮炎均可使用。常用的有过氧化苯甲酰凝胶、阿达帕林凝胶等。

气雾剂 (aerosol)

气雾剂又称为喷雾剂 (spray) ,由药物与高分子成膜材料 (如聚乙烯醇、缩丁醛) 和液化气体 (如氟利昂) 混合制成。喷涂后药物均匀分布于皮肤表面,可用于治疗急、慢性皮炎或感染性皮肤病。

其他

二甲基亚砜 (dimethylsulfoxide,DMSO) 可溶解多种水溶性和脂溶性药物,也称为万能溶媒,药物的DMSO剂型往往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性,外用疗效好。1% - 5%氮酮 (azone) 溶液也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性,且无刺激性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女性外阴色素性皮肤病

疥疮治疗指南

2022年欧洲包皮龟头炎治疗指南

瘙痒的外周机制

沙利度胺在皮肤科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