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滋病科普知识
艾滋病科普知识。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(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,AIDS),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,HIV)感染引起的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性传播疾病,临床上以淋巴结肿大、厌食、慢性腹泻、体重减轻、发热、乏力等全身症状起病,逐渐发展至各种机会性感染、继发肿瘤等而死亡。艾滋病的传播速度快、病死率高,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,并成为人类主要的致死性传染病之一。 目前国内艾滋病流行特点为:流行范围广,疫情上升明显,全国低流行与局部高流行并存。面临艾滋病发病死亡高峰。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。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。 更多流行病学可以参阅: 中国2012年艾滋病现状 和 2013年全球艾滋病简要概况 病因 根据血清学分型,HIV可分为Ⅰ型(HIV-1)和Ⅱ型(HIV-2),其中HIV-1是艾滋病的主要流行型,HIV-2主要在非洲的少数国家呈局限性流行。 HIV在分类上属逆转录病毒科中的慢病毒亚科,由单链RNA、逆转录酶和结构蛋白组成。典型的病毒颗粒呈球形,直径100-140nm,病毒核心由RNA及核衣壳蛋白质(P17、P24、P7、P9)、逆转录酶(reverse transcriptase,RT)、核糖核酸酶H及整合酶所组成,外面为20面体的病毒衣壳,最外层为包膜,上有棘突,含有与宿主靶细胞结合的部位(图28-9),结构包括gp120蛋白和gp41蛋白。病毒核心含有p25或p24蛋白。HIV-1基因的两端是长末端重复序列(LTR),主要的结构蛋白基因为gag、pol和env,其中gag基因与env基因编码逆转录病毒的结构蛋白,pol基因编码逆转录酶与整合酶。 HIV可在人体外环境中生存,对外界抵抗力较弱,对热很敏感,56℃经30分钟灭活。对许多化学品也十分敏感,常用的漂白粉、新鲜2%戊二醛溶液、4%福尔马林溶液、2%氯胺、0.3%过氧化氢都能灭活HIV。但是最近发现70%酒精溶液和碳酸溶液对HIV作用不稳定,HIV对紫外线不敏感。 发病机制 HIV进入人体后,其包膜糖蛋白gp120主要与辅助T淋巴细胞CD4 + 分子结合进入靶细胞,此外还能感染B淋巴细胞、巨噬细胞、朗格汉斯细胞等。在细胞核内,逆转录酶以病毒RNA为模板转录DNA,合成双链DNA后整合到宿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