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十月, 2014的博文

艾滋病科普知识

艾滋病科普知识。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(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,AIDS),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,HIV)感染引起的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性传播疾病,临床上以淋巴结肿大、厌食、慢性腹泻、体重减轻、发热、乏力等全身症状起病,逐渐发展至各种机会性感染、继发肿瘤等而死亡。艾滋病的传播速度快、病死率高,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,并成为人类主要的致死性传染病之一。 目前国内艾滋病流行特点为:流行范围广,疫情上升明显,全国低流行与局部高流行并存。面临艾滋病发病死亡高峰。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。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。 更多流行病学可以参阅: 中国2012年艾滋病现状 和 2013年全球艾滋病简要概况 病因 根据血清学分型,HIV可分为Ⅰ型(HIV-1)和Ⅱ型(HIV-2),其中HIV-1是艾滋病的主要流行型,HIV-2主要在非洲的少数国家呈局限性流行。 HIV在分类上属逆转录病毒科中的慢病毒亚科,由单链RNA、逆转录酶和结构蛋白组成。典型的病毒颗粒呈球形,直径100-140nm,病毒核心由RNA及核衣壳蛋白质(P17、P24、P7、P9)、逆转录酶(reverse transcriptase,RT)、核糖核酸酶H及整合酶所组成,外面为20面体的病毒衣壳,最外层为包膜,上有棘突,含有与宿主靶细胞结合的部位(图28-9),结构包括gp120蛋白和gp41蛋白。病毒核心含有p25或p24蛋白。HIV-1基因的两端是长末端重复序列(LTR),主要的结构蛋白基因为gag、pol和env,其中gag基因与env基因编码逆转录病毒的结构蛋白,pol基因编码逆转录酶与整合酶。 HIV可在人体外环境中生存,对外界抵抗力较弱,对热很敏感,56℃经30分钟灭活。对许多化学品也十分敏感,常用的漂白粉、新鲜2%戊二醛溶液、4%福尔马林溶液、2%氯胺、0.3%过氧化氢都能灭活HIV。但是最近发现70%酒精溶液和碳酸溶液对HIV作用不稳定,HIV对紫外线不敏感。 发病机制 HIV进入人体后,其包膜糖蛋白gp120主要与辅助T淋巴细胞CD4 + 分子结合进入靶细胞,此外还能感染B淋巴细胞、巨噬细胞、朗格汉斯细胞等。在细胞核内,逆转录酶以病毒RNA为模板转录DNA,合成双链DNA后整合到宿主...

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科普知识

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科普知识。性病性淋巴肉芽肿(lymphogranuloma venereum,LGV),又称第四性病,由沙眼衣原体引起。世界各地均有发病,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率高,我国近年来偶有报道。 病因和发病机制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为L-1、L-2、L-3血清型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。与引起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和沙眼的其他型沙眼衣原体相比,L型沙眼衣原体具有更强的侵袭力,主要侵犯淋巴组织。 临床表现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潜伏期为1-6周,一般在3周左右。根据临床发展过程的不同特点可分为三期: 1. 早期(生殖器初疮期) 早期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男性好发于龟头、冠状沟、包皮内侧以及尿道口等处,女性好发于大小阴唇、阴道以及宫颈等处,有时也可发生于生殖器以外的部位(如手指、肛门以及口唇等)。 潜伏期后约5%-25%患者可出现生殖器初疮,皮损最初为针头大小的丘疹和脓疱,迅速形成表浅性糜烂或溃疡,多为单发,直径2-3mm。 无自觉症状,常被患者忽视。一般于10天左右自愈,愈后不留瘢痕。 2. 中期(腹股沟横痃期) 中斯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在生殖器初疮发生1-4周后,男性患者可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肿大,称为「第四性病横痃」,约2/3患者累及双侧,1/3患者累及单侧。 最初肿大的淋巴结孤立、散在、质硬,可有疼痛及触痛,后逐渐粘连、融合成形状不规则的沿腹股沟分布的肿块,鸡蛋大小或更大,与周围组织粘连,表面皮肤青紫色或紫红色。 由于腹股沟韧带将肿大的淋巴结团块上下分开,形成两侧隆起中央凹陷的特征(沟槽征,偶见于软下疳)。1-2周后肿大的淋巴结团块软化、波动、破溃,形成多处瘘管,排出脓性或血性液体。 一般数周至数月愈合,愈后遗留瘢痕。 女性患者如初疮发生于外阴或阴道下1/3时,临床表现与男性患者相同。若发生于阴道上2/3或宫颈时,由于此部位的淋巴液主要引流至直肠周围淋巴结,故主要引起直肠炎和直肠周围炎,即形成生殖器肛门直肠综合征,出现腹痛、腹泻、里急后重、便中带血、腰背部疼痛等症状,最终可发生肛周脓肿、溃疡、瘘管等,常伴全身症状。 3. 晚期 晚期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是经数年后发生阴部橡皮肿和直肠狭窄。 橡皮肿主要累及男性的阴茎和阴囊,女性的阴唇和阴蒂等处,表现为坚实肥厚性肿块。直肠炎和直肠周围炎后形成瘢痕并收缩引起直肠狭窄,导致排便困难、腹绞痛等。 女性患者由于组织破坏可发生直肠阴道瘘、阴道尿道瘘以及肛门周围...

软下疳科普知识

软下疳(chancroid,soft chancre)软下疳是由杜克雷嗜血杆菌感染所致的生殖器部位疼痛剧烈、质地柔软的化脓性溃疡,常合并腹股沟淋巴结化脓性病变。软下疳(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。软下疳(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发展中国家,80年代以后我国部分地区有散在病例报道。 病因和发病机制 杜克雷嗜血杆菌(hemophilus ducreyi)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的兼性厌氧菌,多在细胞外成对或呈链状排列,无运动能力,无芽孢。低温下可长期存活,但耐热性差,65℃即可迅速将其杀死。 临床表现 软下疳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,潜伏期3-14天。男性多见,男女患病率之比约为9:1。 男性好发于包皮、包皮系带、冠状沟、龟头,女性好发于阴道口、阴唇系带、前庭、阴蒂以及阴道壁和宫颈。 软下疳原发皮损为入侵部位的炎性小丘疹,周围绕以红晕,1-2天后迅速发展为小脓疱,2-5天内脓疱破裂形成境界清楚、边缘不整齐的潜行性溃疡,圆形或椭圆形,直径2-20mm,溃疡基底触之较软,易出血,上覆灰黄色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,有恶臭。 由于自身接种可在原发皮损周围出现成簇的卫星溃疡。男性患者溃疡疼痛剧烈,女性溃疡如发生于阴道或宫颈则疼痛较轻,但可有烧灼感。 软下疳如未经治疗溃疡可持续1-3个月,愈后遗留瘢痕。因无免疫保护,可重复感染。 软下疳一般不发生血行播散,但局部可继发厌氧和(或)需氧菌感染。合并梅毒者称为混合下疳。 诊断和鉴别诊断 软下疳主要根据病史(当地流行病学背景及性接触史等)、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(直接涂片、细菌培养或免疫荧光快速检测等方法)进行诊断。 软下疳应与发生于生殖器部位的其他溃疡性疾病(如硬下疳、生殖器疱疹等)进行鉴别。 治疗 软下疳原则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。 头孢曲松250mg,单次肌注。或阿奇霉素1g,单次口服。或环丙沙星500mg,口服,每日 2次,共3 d(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和小于18岁者禁用)。或红霉素500mg,口服,每日 4次,共7 d。 外用药物治疗可选用1: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%双氧水局部清洗,并外用红霉素软膏。肿大淋巴结不可切开引流,应从邻近正常皮肤处潜行进针抽取脓液,也可注入抗生素治疗。 更多治疗方案可以参阅: 软下疳治疗指南

生殖器疱疹科普知识

生殖器疱疹科普知识。生殖器疱疹(genital herpes,GH)是由单纯疱疹病毒(HSV)感染泌尿生殖器及肛周皮肤黏膜而引起的一种慢性、复发性、难治愈的性传播疾病,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。近30多年来生殖器疱疹发病率不断上升,已成为很多国家和地区生殖器溃疡的首要原因。 病因和发病机制 HSV有HSV-1和HSV-2两个血清型,在血清学上存在交叉反应。 生殖器疱疹主要为HSV-2(约占90%)感染。近年来口-生殖器性行为方式导致HSV-1感染比例明显增加(10%-40%)。 HSV侵入机体后首先在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内复制,引起原发感染,然后HSV-2病毒长期潜存于骶神经节,机体抵抗力降低或某些诱发因素作用下可使潜存病毒激活而复发。 传播途径 生殖器疱疹患者、亚临床或无表现排毒者是主要传染源,有皮损表现者传染性强。 HSV-2存在于皮损渗液、精液、前列腺液、宫颈及阴道的分泌物中,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。 临床表现 生殖器疱疹好发于15-45岁性活跃期男女。 生殖器疱疹好发部位为生殖器及会阴部。男性多见于包皮、龟头、冠状沟和阴茎等处。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、阴阜、阴蒂、子宫等处。少见部位为肛周、腹股沟、股臀部及阴囊。男性同性恋者常见肛门、直肠受累。 生殖器疱疹临床上分为原发性、复发性和亚临床三种类型,临床表现的轻重及复发频率受病毒型别和宿主免疫状态等因素影响。 1. 原发性生殖器疱疹 原发性生殖器疱疹即首次感染HSV-2或HSV-1。潜伏期为2-14天,平均3-5天。 皮损为簇集或散在的小水疱,2-4天后破溃形成糜烂或溃疡,后结痂自愈。 自觉疼痛。常伴腹股沟淋巴结肿痛、发热、头痛、乏力等全身症状。病程一般为2-3周。 2.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指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皮损消退后1-4月内病情复发,皮损一般于原部位出现。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皮损类似于原发性生殖器疱疹,但病情较轻,病程较短,发疹前常有前驱症状(如局部烧灼感、针刺感或感觉异常等)。 病程一般为7-10天。可间隔2-3周或月余复发多次。 男性同性恋者可累及肛门、直肠,表现为局部疼痛、便秘、里急后重、肛周溃疡等,乙状结肠镜检可见直肠下段黏膜充血、出血和溃疡。 3. 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 50%的HSV-1感染者和70%-80%的HSV-2感染者缺乏典型临床表现,为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,是生殖器疱疹主要传染源。 亚临床型生殖...

尖锐湿疣科普知识

尖锐湿疣科普知识。尖锐湿疣(condyloma acuminatum,CA)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,常发生在肛门及外生殖器等部位,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染。尖锐湿疣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,国外发病率占性病的第2位,且仍有不断增加趋势;国内2002年报道发病率为12.94/10万。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人是人类乳头瘤病毒(HPV)的唯一宿主。 目前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HPV分为100多种亚型,引起尖锐湿疣的病毒主要是HPV-6、11、16、18等型。 HPV主要感染上皮组织,近来大量文献及基础临床研究已充分肯定HPV在肛门生殖器癌发生的致病作用,如HPV-16、18、45、56型为最常见的致宫颈癌高危型。 临床表现 尖锐湿疣好发生于性活跃的中青年。潜伏期一般为2周-8个月,平均为3个月。 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黏膜湿润区为尖锐湿疣好发部位,男性多见于冠状沟、包皮、龟头、系带、尿道口、阴茎体、会阴,同性恋者多见于肛门及直肠内。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、阴道口、阴蒂、阴道、宫颈、会阴及肛周,少数患者可见于肛门生殖器以外部位(如口腔、腋窝、乳房、趾间等)。 尖锐湿疣皮损初起为单个或多个散在的淡红色小丘疹,质地柔软,顶端尖锐,后渐增多增大,依疣体形态可分为无柄型(即丘疹样皮损)和有柄型,后者可呈乳头状、菜花状、鸡冠状及蕈样状。疣体常呈白色、粉红色或污灰色,表面易发生糜烂,有渗液、浸渍及破溃,尚可合并出血及感染。 多数尖锐湿疣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,少数可有异物感、灼痛、刺痒或性交不适。宫颈部位疣体通常较小,界限清,表面光滑或呈颗粒状、沟回状,妊娠时可明显增大增多。 少数尖锐湿疣患者疣体过度增生成为巨大型尖锐湿疣(Buschke-loewenstein肿瘤),组织学示良性病变,常与HPV-6型感染有关。 绝大多数生殖道肛门HPV感染是潜伏感染或亚临床感染。前者局部皮肤黏膜外观正常且醋酸白试验阴性,但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可检到HPV的存在,HPV潜伏感染是尖锐湿疣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;后者表现为肉眼不能辨认的皮损,醋酸白试验阳性或具有典型组织病理学表现,亚临床感染的存在和再活动与本病复发有关。 组织病理学检查 尖锐湿疣典型表现为表皮乳头瘤样增生伴角化不全,棘层肥厚和颗粒层、棘层上部出现空泡化细胞,胞质着色淡,核浓缩深染,核周围有透亮的晕(凹空细胞),为特征性改变。 真皮浅层毛...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疥疮治疗指南

瘙痒的外周机制

2022年欧洲包皮龟头炎治疗指南

女性外阴色素性皮肤病

龟头包皮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-2024